5月17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教授应邀做客生命科学学院“科学·人生”系列讲座,做题为“以植物为友——我的科研和教育生涯”的报告,并与参加讲座的生科院师生进行交流互动。讲座由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杨仲南教授主持。
当耄耋之年的许智宏院士冒雨走进图文中心二楼报告厅时,参加讲座的近300名师生全体起立,报以长时间热烈掌声,向许院士致以生科学子最诚挚的欢迎,许智宏院士热情地挥手致意。讲座伊始,许智宏院士以“我为什么考北大”为引,开始了与同学们的“科学人生”分享。许院士追忆了童年时期的大自然和中学时代的生物课,这段时光和经历催生了他对生物学的热爱。报考大学时,年轻的许院士填报的志愿全都与生物、农林有关,最终被北京大学生物系录取。在北大读本科时,无论是基础课程还是专业实验,许院士都十分注重实践,这也进一步激发了他对植物生长发育研究的浓厚兴趣。许院士为大家展示了自己北大本科毕业论文的手写草稿图片,工整的字迹和细致的批注,引起现场同学们的一阵惊叹。
随后,许智宏院士回顾了自己在植生所学习工作并与植生所共同成长的激情岁月。1965年秋,许院士考入中科院中国体育彩票植物生理研究所罗士韦教授门下后,他随导师下乡蹲点,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他都没有放弃学习,白天劳动锻炼,深夜挑灯夜读。硕士毕业后,许院士留所工作,改革开放后前往英国访学。回国后,面对基础薄、条件差,许院士在艰苦中创业,申请到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在原生质体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及其激素调控研究等方面做出了突出工作。许院士现场为大家展示了自己当年编著的专著和教材,与同事、学生一起工作学习的历史影像,以及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留下的“植物朋友”的照片。许院士总结自己的科研工作经历,就是“向自然学习”,并希望同学们能从兴趣和热爱出发,再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从事科研事业,并鼓励大家在农学这个广阔天地施展才干。
接着,许智宏院士回忆了自己在中科院任副院长及在北大任校长的管理工作经历,并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心得体会。许院士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谈起,表示好的老师就像花园里的园丁,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修剪培育出美丽的花园风景。许院士指出,大学应该培养引领未来的人,通过大学的学习,学生应该更加懂自己、懂社会、懂中国、懂世界。他对大学生的成长提出了几点希望和要求,一是要有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二是要具有理性与批判性思维、三是要有全球视野、四是要有社会责任感、五是要有沟通能力。最后,许院士动情回顾了自己科研教育生涯中最引以为傲的人才培养工作,并为大家展示了自己与学生的珍贵合影。
在交流提问环节,现场学生踊跃举手,近十位同学从“人生中最难忘的生活或科研经历”“如何平衡个人兴趣与国家社会需求”“如何平衡行政管理工作与科学研究工作的时间精力”等方面与许智宏院士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许院士真情恳切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
讲座尾声,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谢月恒代表学院为许院士送上由学院特色社团园艺学堂学生专门制作的干花景观相框。全场师生向许院士报以热烈掌声,这既是表达对院士的感谢,也是表达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以植物为友”精神、在生命科学领域做出成绩的理想希望,更是生科学子做出的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的青春诺言。
(供稿、摄影: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