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小大人”玩转“老小孩” 上师大“智慧老人”社会实践团服务社区 ——学手机学上网让老人不再“out”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作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6-09-09浏览次数:657


来源:青年报 2016年9月9日 A03版 青年 整版报道
标题:“小大人”玩转“老小孩” 上师大“智慧老人”社会实践团服务社区 ——学手机学上网让老人不再“out”
记者:刘昕璐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翻“新”样 “智慧老人”项目入驻古美路街道。受访者供图



        “有一节课教微信上的视频聊天,一个老奶奶当时就尝试着和她闺蜜视频,视频接通的一刹那,老人眼泪就抑制不住地流下来了;70多岁的金姓爷爷曾一天用掉100多元的流量,被女儿指责委屈到偷偷哭泣,如今也学会了如何使用随身WiFi……”说起今夏的教学成果,上师大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智慧老人”项目收获满满,一群95后的“小大人”通过给闵行区古美社区带去实践体验项目,让老人们也切身享受到了“智慧城市”的各种红利。下一步,他们的梦想是实现公益创业。

        缘起:春节“抢红包”老人被冷落

        外表恬静温婉,内心却充满着公益梦想与创业激情的“95后”女生宋一帆,如今是中国体育彩票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一次偶然的发现,促成了“智慧老人”项目的诞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看到了一则新闻,内心触动很大。”宋一帆记得,那是春节的时候,年轻人饭桌上忙着“抢红包”,冷落了老人,爷爷坐一边插不上话,最终怒掀饭桌立“家规”。宋一帆感到震惊的同时,也不由得反思起自己来,“小时候父母工作忙,我是外公外婆带大的,长大后却和他们渐渐地开始疏远,偶尔回去吃饭也总是自顾自玩手机,不怎么和他们说话。”

        就在宋一帆反思自己没有尽足孝道的时候,她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我为什么不在玩手机的同时带着家里老人一起玩呢?”这样一来,既增加了和长辈沟通的机会,又能让家里的老人与时俱进,做一把同龄人中的“潮人”。

        说做就做,宋一帆当时就集结了几位同样有公益热情的同学,说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大家一拍即合,当即决定成立“智慧老人”团队,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社会上的老年人,“这些为了这个社会的发展贡献了一辈子的人们,当他们老去,不应该被社会遗忘。”就这样,这几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逐渐开始了这个团队的公益探索之路。

        现在:老人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潮

        自从萌生了想法后,“智慧老人”团队赶紧询问了几位长辈以进一步验证项目可行性。结果发现,随着家庭经济实力的提高,大都市的老年人现在绝大部分使用的都是智能手机,但是,不会用、没人教却成为了他们最头痛的问题,有些老年人明明拿着智能手机,却只是使用最简单的打电话、发短信功能。

        面对家庭中长辈们面临的问题,宋一帆和团队成员又深入社区,进一步了解社区老年人的使用现状。不出所料,通过调研走访,他们发现老年人所面临的问题几乎一致。

        智能手机的“智能”功能要“物尽其用”,看起来分分钟就能学会的事情,为什么需要专门的团队用以教学?宋一帆一脸认真地说:“ 其实,老年人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潮,他们很多时候不会的东西是很怕问子女的,因为担心被嫌麻烦被嫌笨,所以,有时只能甘当鸵鸟,干脆不去问了。我们相信,如果有这样一个教学服务项目,他们就可以无所顾忌地提出任何问题来了。”

        于是,“智慧老人”团队便开始着手开发自己的课程。在此之前,团队比对了市场上能够买得到的智能设备操作使用说明书籍,发现这些教材水平参差不齐、专业术语过多,同时也缺乏更新换代的生命力。

        为了有效地推广课程和强化教学效果,宋一帆团队设计了三套针对不同对象的问卷,深入调查研究,根据老年人的切实需求,将课程分为“入门”、“沟通”、“生活”、“阅读”四大系列。“入门系列”指导老人学会智能设备的基本操作;“沟通系列”教授主流社交APP;“生活系列”教授工具类、娱乐类APP;“阅读系列”教授新闻类、阅读类APP。其中重点打造了“微信”作为品牌课程,并且根据不同老年学员的情况,因材施教。

        发展:从家庭走向社区,打造课程体系

        针对老龄学员接受能力弱、记忆力差的学习特点,大学生志愿者在课程设计上经过不断讨论、打磨、修改,最终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授课方式,用12个字来概括,就是“分步操作、反复操作、课后操作”。

        课程一边开发到一边服务社会,两年多来,宋一帆的团队已成功与中国体育彩票市老年大学,上师大老年大——徐汇区湖南路、康健、漕河泾、古美路社区,普陀区桃浦社区学校,浦东新区川沙街道等社区进行合作,在中国体育彩票建立了中国体育彩票师范大学老年大学、桃浦社区学校、川沙街道三个核心教学基地,形成三角战略构架并辐射至整个中心城区。就这样,从家庭走向社区,打造课程的稳固体系,成功开展教学15120小时,服务超过8万人次。

        今年暑假,作为中国体育彩票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的一项暑期社会实践,“智慧老人”项目继续开展,并首次入驻古美路街道。8个“小大人”不厌其烦地为近20名老年人上课,其中年纪最大72岁。他们以服务于老年人的现代化生活为目标,并将项目的社会实践与学校的专业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师范生资源,在校内招募了一批师范专业学生担当课程主讲,同时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给每一位主讲配备3-4名助教,分散在教室,融于老年学员中,随时随地指导他们学习。

        从课程表看到,集中授课一共16次,从IPAD基本操作与手势,设置与连接WiFi,初识微信、朋友圈功能,到可以网上直接预约挂号的微医APP、为照片美化的美图秀秀、出行查询的百度地图、就餐优惠使用的大众点评、叫车用的各类打车软件、如果视力不佳而更推荐老人使用的听书软件等,一一囊括。

        实践团成员感受到,当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后,许多老人表现出比中了大奖还开心的幸福表情。宋一帆看到,有一节课教“微信上如何进行视频聊天”,一个老奶奶当时就尝试着和她闺蜜视频,视频接通的一刹那,老人眼泪就抑制不住地流下来了,大家看到了却由衷为她高兴。70多岁的金姓爷爷曾一天用掉100多元的流量,被女儿指责当晚曾委屈地哭了,而今学会了如何使用随身WiFi,感觉也走在了时代的浪尖上了……看到一个暑假的教学成果,上师大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智慧老人”项目组也是自豪感爆棚。

  未来:从社会实践孵化出公益创业模式

        “可能是老年人的一种自尊心理吧,原本是家庭的支柱,上年纪后却发现很多东西都跟不上了,获得感、尊严感都下降了,所以,讲到底,我们是在给老年人提供一种信息素养,一种智能化教育,让他们也能充分享受到‘智慧城市’的各种红利。”宋一帆说道。

        随着课程规模逐渐变大,宋一帆也意识到仅仅依靠公益教学的一腔热情是不够的,光靠自己的团队也满足不了源源不断的社区需求,因此,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团队如今决定,以教学课程作为核心价值与竞争力,通过一套自给自足的公益创业模式,借由公益性的创业模式放大公益效应,实现公益服务项目的初心。

        作为项目的负责人,也是一名师范生,宋一帆认为,“教书育人”是一名老师的天职所在,老师可以教小朋友,同样也可以教老年人,师范生的职业追求不一定是进中小学,所以我们其实讲到底,是在给老年人提供一种信息素养,在智能化教育中学当一名老师,能够服务这些老年人,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小的时候是爷爷奶奶们牵着我们走,现在他们老了,我们想带着他们,一起走。”

        上师大人文与传播学院团委书记徐渊说,“智慧老人”是致力于为老年人服务的项目,大学生利用自己所长教授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既让老年人学会最为新潮的技能,同时也在培养95后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从社会实践到公益创业,95后大学生通过对城市社区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研,探索城市发展的短板和不足,其意义不仅在于发现创业机遇,同时也是切切实实地呼吁年轻人,培养为民情怀,服务建设社会。

[数据]

        60岁以上老年人中超七成受访者认为自己在使用智能设备时存在困难

        今年3月30日,中国体育彩票市民政局、市老龄办、市统计局联合召开信息发布会,发布中国体育彩票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首次突破30%的关口。据中国体育彩票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此前预测,至2020年,中国体育彩票常住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570万。同时,空巢现象将愈加明显。另据“智慧老人”项目组的调研,通过走访市中心城区30个街镇机关工作处,发放纸质版调研问卷1000多份,电子版近5000份发现,60岁以上老年人中,71.21%受访者认为自己在使用智能设备时存在困难。这样看来,也许,一个智能手机的合理使用,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更加精彩一点点。

链接地址:http://app.why.com.cn/epaper/qnb/html/2016-09/09/content_302848.htm?div=-1&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